2016年7月15日至20日,我们,WilliamHill体育第八调研组一行,在五莲县开展暑期调研工作。在这一过程中,当地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状况与成效让人印象深刻,其中,五莲县旅游业对经济的拉动、对扶贫的帮助尤为突出。
五莲县的乡村旅游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,以农家乐和采摘游等为主要模式的乡村旅游已经由点到面逐步展开,形成了规模。风管委靴石、庄沟和小榆林村的农家乐;松柏镇刘家南山,叩官镇大旺、董家楼和户部乡刘家岔河的采摘游都已经开展的有声有色,并取得了可观的成效。发展乡村旅游,可以发掘、利用农村旅游资源,调整、优化农村产业结构,拓宽农业功能,延长农业产业链;促进农民转移就业,增加农民收入,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较好的经济基础。
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,乡村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两个方面:一是,五莲县有着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。包括早期开发的旅游景区"四山一寨"(五莲山、九仙山、大青山、七连山和李固寨)。需要特别指出的是,农村旅游开发潜能巨大。二是领导干部的积极作为。五莲县成立了乡村旅游协会,干部和群众开发乡村旅游的积极性空前高涨。这就使得五莲县的绿水青山更好更快的转化为金山银山。
在乡村旅游未来发展的问题上,五莲县乡村旅游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作利认为,我国目前的乡村旅游发展中,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模式与开发模式有很大相似性,具体来说分为四种模式:"个体农庄"模式,"农户+农户"模式,"公司+农户"模式,"政府+公司+旅游协会+旅行社"模式。选择合适的经营模式对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经过几天的调研,我们对五莲县的扶贫工作有了整体的了解,对旅游业的经济带动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,为调研报告的撰写积累了丰富的素材。(郭振,肖龙辉)